NEWS新闻中心

独家专访,旅法剑客费若秋的哥大求学路

2025-09-24 21:29:50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从剑道到学府,一位击剑运动员的跨界人生

纽约曼哈顿晨边高地的哥伦比亚大学校园里,深秋的阳光透过哥特式建筑的拱窗,洒在 Butler 图书馆的古籍阅览区,一位身形修长、目光专注的亚裔青年正埋首于一本厚重的法学典籍,若不是他手边那只印着法国击剑协会标志的运动包,任谁也难以将这位谦谦学子与赛场上那位叱咤风云的佩剑运动员联系起来。

他就是费若秋——曾代表法国夺得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金牌的“旅法剑客”,如今哥大法学院一年级新生。

独家专访,旅法剑客费若秋的哥大求学路

缘起:剑尖上的梦想

“击剑教会我的不仅是胜负,更是对自我的认知。”费若秋端起咖啡,娓娓道来他与这项古老运动的缘分,出生于体育世家的他,6岁随父母移居法国巴黎,父亲是乒乓球教练,母亲从事运动康复工作,在巴黎第十八区的一条小巷里,年幼的费若秋第一次透过体育馆的窗户,看到那群“穿着白色战袍的侠客”。

“那瞬间我就被迷住了,像是看到了现代版的骑士对决。”

在法国这个击剑运动强国,费若秋很快展现出过人天赋,他的教练雅克·杜兰评价这位得意门生:“费拥有东方人的沉着和西方人的进攻意识,这种结合在佩剑项目中极为罕见。”

2018年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上,19岁的费若秋一战成名,决赛中以15比12击败俄罗斯名将,夺得金牌,当地媒体称赞他“以东方智慧演绎了西方剑术的精髓”。

转折:从赛场到课堂

就在运动生涯如日中天之时,费若秋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惊讶的决定——暂别赛场,申请大学。

“许多人不理解,认为我应该趁黄金年龄多参加比赛。”费若秋回忆道,“但击剑对我而言不只是竞技,它让我理解了战术思维的重要性,让我对体育法产生了浓厚兴趣。”

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在训练和比赛的间隙,费若秋通过法国远程教育系统修完了高中课程,并自学通过了法国 Baccalaureate 考试,2023年,他同时收到了来自法国、美国和英国多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最终选择哥大,费若秋看中的是该校在体育法和国际法领域的优势。“哥大法学院有全美顶尖的体育法研究中心,这对我的长远规划非常契合。”

平衡:学生与运动员的双重身份

尽管暂时淡出职业比赛,费若秋并未完全离开击剑场,他现在是哥大击剑队的主力队员,每周保持15小时的训练量。

“时间管理是最难的部分。”费若秋展示了他的日程表:早晨6点起床训练,8点上课,下午图书馆学习,晚上又是训练或比赛。“法学院阅读量很大,有时一周要读上千页案例,我必须比其他人更有效率。”

哥大击剑队主教练迈克尔·索萨表示:“费若秋是我见过的最自律的运动员之一,他能够将职业级的训练标准带入大学队伍,同时又保持优异的学业成绩,这种平衡能力令人惊叹。”

在今年10月的常春藤联盟击剑邀请赛上,费若秋代表哥大出战,帮助队伍获得团体亚军,他个人也跻身佩剑项目前三甲。

融合:东西方体育文化的思考

拥有中法两国文化背景的费若秋,对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有着独到见解。

“法国的体育系统更专业化,运动员从小接受系统训练;美国的大学体育则更注重学业与运动的平衡。”费若秋比较道,“两种模式各有利弊,我正在亲身体验这种差异。”

独家专访,旅法剑客费若秋的哥大求学路

他特别关注体育法学领域的中西差异:“欧洲体育法体系经过百年发展已相当成熟,中国作为体育大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我希望将来能成为连接东西方体育文化的桥梁。”

费若秋目前正在协助导师进行一项关于国际体育仲裁的研究,重点分析不同法系对体育争议的处理方式。“这项研究让我意识到,体育不仅是竞技,更是一个复杂的法律生态系统。”

剑指体坛与法界

谈及未来规划,费若秋显得深思熟虑:“短期目标是完成法学博士学业,并代表哥大参加NCAA击剑锦标赛,长期来看,我希望能够结合击剑与法律的专业知识,从事国际体育法方面的工作。”

他特别提到2024年巴黎奥运会:“虽然这次以学生身份观看比赛,但我期待未来能以不同身份参与奥运——也许是法律顾问,也许是体育管理人员。”

费若秋的跨界选择在当今体坛并非个例,越来越多运动员开始注重学术教育与职业发展的平衡,哥大体育部主任彼得·皮林表示:“我们鼓励学生运动员全面发展,像费若秋这样能够同时在学术和体育领域取得成就的学生,正是大学体育精神的完美体现。”

传承:激励下一代

除了学习和训练,费若秋还每周抽时间在纽约当地击剑俱乐部担任志愿者教练,指导青少年选手。

“这些孩子中也许会有明天的奥运冠军。”费若秋微笑着说,“我希望他们明白,体育成就与学术追求可以相辅相成,击剑训练培养的专注力和战略思维,在任何领域都是宝贵财富。”

13岁的华裔学员艾米丽·李说:“费教练不仅教我们技术,还经常讲述他如何平衡学习和训练,他让我们相信,可以同时追求多个梦想。”

夕阳西下,费若秋背起运动包和书包,匆匆赶往训练场,在他身上,我们看到新时代运动员的缩影——不再局限于单一身份,而是在多个领域自如转换的复合型人才。

从巴黎到纽约,从剑道到法庭,费若秋的跨界之旅刚刚开始,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体育教育的真谛不仅是培养竞技能手,更是塑造完整的人——既有强健体魄,又有丰富心智;既能在赛场上奋勇争先,也能在学术领域深入探索。

正如费若秋所说:“剑术的最高境界不是击败对手,而是超越自我,这条求学之路,就是我新的超越之旅。”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