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新闻中心
击剑小将姜鑫瑞,剑尖上的自信绽放
在刚刚落幕的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U12组佩剑个人赛中,一位身材瘦高、眼神专注的小选手吸引了全场目光,年仅11岁的姜鑫瑞以凌厉的攻势和沉稳的防守,连续击败多名强手,最终站上最高领奖台,赛后接受采访时,他擦拭着额头的汗水,语气坚定地说:“每一次比赛都让我更加自信,而一旦站上剑道,你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从羞涩男孩到赛场焦点
三年前,姜鑫瑞还只是个在体育课上偶然被发掘的普通小学生,击剑教练赵志宏回忆道:“当时他身材高挑但性格内向,站在队伍里并不起眼,然而在基础协调性测试中,他展现出惊人的反应速度和空间感知能力。”
初入击剑馆的姜鑫瑞对这项运动一无所知。“刚开始只是觉得穿上击剑服很帅气,”姜鑫瑞笑着说,“但第一次拿起剑,我就被这项运动深深吸引。”从最基本的实战姿势到复杂的步伐配合,从简单的进攻到攻防转换,他每天放学后都会在剑馆训练三小时,周末更是全天投入。
母亲王女士坦言:“起初我们只是希望他通过运动增强体质,没想到他如此痴迷,有时晚上睡觉前,他还会对着空气练习动作。”
突破性胜利:省锦标赛的转折点
2024年省青少年击剑锦标赛成为姜鑫瑞运动生涯的转折点,当时年仅10岁的他首次参加正式大赛,前几轮比赛中表现紧张,多次出现不应有的失误。

“我记得那场比赛的八强赛,对手是上一届的季军,”姜鑫瑞回忆道,“第一局我以2-5落后,休息时教练只是看着我说:‘你想赢吗?那就相信自己。’”回到赛场的姜鑫瑞仿佛变了个人,连续得分最终以15-10逆转取胜。
那场赛事后,姜鑫瑞的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都实现了飞跃,主教练分析道:“击剑是一项极需独立思考的运动,在瞬息万变的比赛中,选手必须在百分之几秒内做出决策,姜鑫瑞最大的进步就是学会了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并相信自己。”
“场上只能靠自己”
当被问及比赛中最深刻的体会时,姜鑫瑞不假思索地说:“场上只能靠自己,无论教练在场边如何指导,最终执剑迎战的是我自己,这种独立感让我变得更强大。”
这种认识来自于一次次实战的锤炼,在今年三月的一场比赛中,姜鑫瑞遭遇了一位左撇子选手,这让他极不适应,连续失分。“当时我很慌乱,习惯的战术全部失效,但我逐渐平静下来,仔细观察对手的习惯动作,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击剑运动带给姜鑫瑞最宝贵的礼物,他的数学老师注意到,这种变化也体现在学习上:“以前遇到难题他会立刻求助,现在则会独立思考更长时间,尝试不同解决方法。”
平衡之道:学业与训练并重
优秀运动员往往面临学业与训练的双重压力,姜鑫瑞的父母和教练特别注重这方面的平衡,训练日程根据学校考试周期灵活调整,确保两不耽误。
“击剑训练反而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姜鑫瑞分享道,“因为训练占用部分时间,我必须在更短时间内完成作业和复习,这让我学会了集中注意力。”令人惊讶的是,他的学习成绩不降反升,从班级中游跃升至前列。
击剑馆里,姜鑫瑞的书包总是放在角落,训练间隙的短暂休息时间,他常会拿出书本温习功课。“队友们经常笑我太用功,但我认为运动员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聪明的头脑。”
新一代体育偶像的崛起
随着体育教育的深化改革,越来越多像姜鑫瑞这样的青少年运动员在专业领域崭露头角,他们不仅技术过硬,而且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少年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

体育专家指出,青少年参与竞技体育的价值远超奖牌本身。“通过比赛,孩子们学会如何面对压力、接受失败、庆祝成功,这些经历将成为他们终身受用的财富。”
姜鑫瑞的社交媒体账号上,有数千名粉丝关注他的每一次比赛和训练日常,不少年轻粉丝留言表示,因为他的影响而开始了解并喜欢上击剑运动。“能成为击剑运动的推广大使我感到很自豪,”姜鑫瑞说,“希望更多小伙伴能加入这项充满智慧与美感的运动。”
梦想站上更大舞台
谈及未来,姜鑫瑞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我的短期目标是入选国家少年集训队,长远梦想则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大赛。”为此,他正在加强英语学习,以便未来能够与国际同行顺畅交流。
教练团队为姜鑫瑞制定了详细的培养计划,不仅包括技战术训练,还有心理辅导和营养指导。“我们不会拔苗助长,”总教练强调,“重要的是让他持续享受击剑的乐趣,逐步释放潜力。”
姜鑫瑞的父亲表示:“无论他最终能否成为职业运动员,这段经历都已经让他获益良多,我们看到他从一个害羞的男孩成长为自信、果敢的少年,这比任何奖牌都珍贵。”
夜幕降临,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击剑馆内,姜鑫瑞仍在反复练习着弓步突刺动作,剑尖划破空气发出清脆的声响,对于这个少年而言,手中的剑不仅是体育器械,更是帮助他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在那条14米长的剑道上,他找到了自信,学会了独立,正在一步步向着更高目标迈进。
正如他自己所说:“击剑教会我,人生如赛场,最终我们只能依靠自己,但当你足够自信时,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2025-09-27 21:55:00
浏览次数:
次
返回列表